中国疾病
网站地图
RSS订阅
匿名投稿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水果种植

上海农业“拥网”直前

作者:habao 来源:未知 日期:2018-9-12 7:25:44 人气: 标签:上海农业种植好项目
导读:今年2月,上海市正式印发了《上海市推进“互联网+”行动实施意见》,其中提出推进第二阶段上海农业物联网工程建设,提升农业物联网的区域整体应用水平。据记者了…

  今年2月,上海市正式印发了《上海市推进“互联网+”行动实施意见》,其中提出推进第二阶段上海农业物联网工程建设,提升农业物联网的区域整体应用水平。

  据记者了解,2013年,上海市成为农业部农业物联网区域试验工程试验区之一。为此,上海专门制定了2013~2015年首轮计划,主要任务是加强核心技术研发和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标准体系构建,启动示范工程实施,探索复合型人才培育。

  如今在上海,通过空中移动传感技术和超远距高清视频技术,配合能适应多和气候条件的田间综合站,无论是金山廊下农民的忙碌施肥,还是崇明小麦的绿浪滚滚,都可以实现“农耕图”实时传输,基本达到农业物联网可看、可用的应用水平。

  人均耕地0.12亩、农业从业人员不足5%、农业占P份额仅为1%,在上海这个现代化大都市,耕地资源稀缺、生产成本高企成为制约当地农业发展的最现实问题。

  “上海农业若要谋求发展,需要从高效、生态的都市现代农业角度去寻找答案,改变靠天吃饭的传统思,使农业兼具经济、生态、服务等多项职责。”上海农业信息有限公司总经理朱轶峰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

  上海的优势就是先进的工业与信息化技术。作为国内物联网技术和应用的主要发源地之一,上海将物联网技术应用在了农业领域,农业物联网成为当地传统农业、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的重要途径。

  2013年3月,上海市农业委员会、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联合发出《关于上海农业物联网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该《意见》明确提出:遵从“组装集成建平台,推广平台促应用,先试点试验、后推广应用”的指导思想,分步推进实施;遵循“全过程、全要素、全系统”的“三全”设计,以用户为中心推动全要素共享、全系统整合、全过程协同;探索形成农业物联网可看、可用、可持续、可推广的应用模式。

  在这个之下, 上海把区域试验工程分解为六大任务, 重点包括构建农业物联网应用公共服务平台、实施绿叶菜安全生产物联网应用示范、实施动物及动物产品安全监管物联网应用示范等。

  “上海发展农业物联网的一个重要经验,就是将企业作为了应用落地的实践者。”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郑文刚向《中国科学报》记者介绍,上海专门成立了农业物联网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该联盟正是以重点企业和行业龙头企业为核心,依托高校和科研院所,整合农业物联网产业技术创新资源,研究开发共性关键技术和重要技术标准,推动了农业物联网产业技术创新,加快了研究的共享与。

  郑文刚认为,我国目前至少有几百家企业是农业物联网产品的生产者和销售者。由企业带头研发和投入使用,无疑是给了农业物联网一个良性的发展市场,使其走出研究院所,走进田间地头,切实地应用和服务于“三农”事业。

  “比如水稻生产管理物联网系统推广应用,这个项目能在测定实施区域内土壤肥力的基础上,将物联网技术应用于上海农场水稻种植管理,通过生产信息采集自动化,农情监测信息化,生产管理精细化、智能化技术实现水稻高效、安全生产。”朱轶峰告诉记者,如今,水稻生产的信息采集可以十分全面,包括了信息采集、农情信息采集、生产档案数据采集、数据管理系统、高产栽培肥水管理、病虫草害管理决策系统等等,水稻全产业链可实现智慧生产、智慧管理、智慧组织,降低农药化肥和人工投入,稻米产出率及品质都得到明显提高。

  什么时候施肥效果最佳?作物选用哪种化肥?这些农民最操心的问题通过农业物联网技术也都迎刃而解,因为通过田间数据传输分析后,自会有农业技术专家为农民安排妥贴。

  据上海农业物联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工作人员介绍,近年来,上海研发了一批适合农业生产特性的传感器,包括大气温湿度、风速、光照度、雨量、叶表温湿度、土壤温湿度、酸碱度、水位、二氧化碳、大气压、GPS/北斗、超远距高清视频等传感设备,并布设了一些即插即用的集成平台,如田间综合站、空中移动平台、水下移动平台等,而“后台专家”就如同实时在田头观测一样,指导农民种田。

  长江刀鱼、南美白对虾、中华绒螯蟹、黄河鲤鱼这些市场宠儿,现在也被纳入农业物联网的视野中。上海建设了水产物联网综合应用示范,围绕长江刀鱼等一批特色水产品种,把物联网技术应用于从繁殖育种到养殖销售的全过程。通过集成酸碱度、温度、溶解氧、氨氮等传感器的水质在线监测设备、智能增氧机、智能投饵设备,提高了水产的存活率。在养殖,像“船模”一样的自动巡航水下综合平台不时传送着各类信息,对接水产养殖精准管理系统,实现了水体实时监测与控制的自动化。

  此外,农业物联网建立起的新型保障机制,还成为了保障城市食品安全的“智慧卫士”。例如,上海市消费的动物及动物产品有70%由外省市输入,需要在指定的入沪道口实行检疫检验。农业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在检疫证上生成二维码,包含检疫信息及指定屠宰场、冷库、超市配送中心、接收单位等特定信息。接收单位通过二维码信息核对接受动物及动物产品的数量、内容,并自动上传到管理部门。

  在采访中,有业内人士向《中国科学报》记者指出,农业物联网的市场化之依然漫长,农业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应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产值为目的。现在农业物联网的成本依然较高,投入产出比不划算,农民还接受不了。但随着时间推移,示范现在所用的一些服务与技术价格逐渐下降,推广有望迎来机遇期。

  “农业物联网投入较大,而产生的利益附加值,农户和一般企业难以看到,也不愿参与,仍需要资金扶持和大型企业的前瞻性投入。”上海市农业委员会一名负责人表示。

  记者了解到,目前,大部分农业物联网项目都有资金的支持。但即便有扶持,物联网企业对农业、农村业务的拓展依然偏“保守”。一些“自掏腰包”来运营农业物联网技术的企业,更多的是选择某一块业务进行尝试,而并非在大部分生产流程中使用物联网技术。

  “上海面临的推广难题也是难题。”上述上海市农委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农业生产分散,农民收入水平普遍较低,小农生产方式仍占主导地位,组织化程度不高,分散的农业生产个体难以承担农业物联网高昂的价格和较高的成本,因此缺乏接入农业物联网的积极性。

  此外,有专家表示,受农业生产尚未规模化的影响,农业物联网需要的一些数据还难以系统收集,也成为其推广之上的一个障碍。章泽天高考成绩

  文章由325棋牌提供发布

本文网址:
下一篇:没有资料
共有:条评论信息评论信息
发表评论
姓 名: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