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疾病
网站地图
RSS订阅
匿名投稿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食用菌栽培

大型真菌教案

作者:habao 来源:未知 日期:2017-12-30 10:16:25 人气: 标签:食用菌栽培学教案
导读:大型真菌教案_理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毕节学院教师教案(2012~2013学年第1学期)课程名称:大型真菌资源开发与利用英文名称:课程编号:总学时:授课班级:任…

  大型真菌教案_理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毕 节 学 院教 师 教 案(2012~2013 学年第 1 学期)课程名称:大型真菌资源开发与利用 英文名称: 课程编号: 总 学 时: 授课班级: 任课教师: 所在学院: 聂平 36

  毕 节 学 院教 师 教 案(2012~2013 学年第 1 学期)课程名称:大型真菌资源开发与利用 英文名称: 课程编号: 总 学 时: 授课班级: 任课教师: 所在学院: 聂平 36 课程类别: 理论学时: 28 学分: 2 实践学时: 8生物科学 2011 级 职称: 高级实验师地理与生命科学学院1 一.教学时数及课时分配 章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合计学时 绪论 大型真菌的形态结构 大型真菌的分类 食用菌的生活史与遗传育种 食用菌的营养生理 食用菌的生态 食用菌的消毒与灭菌 食用菌菌种生产 平菇栽培 香菇栽培 金针菇栽培 菌根型食用菌资源及半 人工栽培概况 食用菌保鲜及加工 主要内容 学时安排 2 2 2 2 2 2 2 4 4 4 4 4 2 36 理论:2;实践 2 理论:2;实践 2 理论:2;实践 2 理论:2;实践 2 备注二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教材: 常明昌.食用菌栽培学[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2、主要参考书: 卯晓岚.中国大型真菌[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岳.贵州食用真菌和毒菌图志[M].贵州科技出版社,1991. 张甫安、陈国荣等.现代食用菌生产大全[M].:科学普及出版社,2009 杨新美.中国食用菌栽培学[M].:中国农业出版社,1988. 裘维蕃.菌物学大全[M].:科学出版社,1998. 三 成绩考核办法 1、平时成绩占 20%:出勤、课堂提问、课堂讨论、平时作业、读书笔记等 2、期中考试成绩占 10% 3、期终考试成绩占 50% 4、实践考试成绩占 20% 5、综合考核成绩=平时成绩×20%+期中考试成绩 ×10%+期终考试成绩×50%+ 实践×20%2 教学进度计划表周 次 节 次 3-4 一 教学主要内容 周 次 节 次 3-4 十 教学主要内容第一章绪论第九章平菇栽培1、食用菌及食用菌栽培学 2、我 国食用菌的栽培简史 3、发展食用 菌生产的意义 4、我国食用菌业 3-41、概述 2、生物学特性 3、常见的 种类和主要品种 4、栽培技术 5、 采收分级 3-4第二章 大型线、形态发生二十 一第九章平菇栽培实践:平菇栽培实验 3-43-4 三第三章大型真菌的分类十 二第十章香菇栽培1、分类地位 2、标本的采集和保 藏 3、食用菌的种类 4、食用菌的 分类检索表 3-41、概述 2、生物学特性 3、常见的 种类和主要品种 4、栽培技术 5、 采收分级 3-4第四章食用菌的遗传育种十 三第十章香菇栽培四1、遗传学基础 2、食用菌的交配 类型 3、食用菌的生活史 4、食用 菌的育种技术 3-4实践:香菇栽培实验 3-4第五章食用菌的营养生理十 四第十一章金针菇栽培五1、生长发育 2、营养类型 3、营养 源 4、营养代谢享其产物 3-41、概述 2、生物学特性 3、常见的 种类和主要品种 4、栽培技术 5、 采收分级 3-4第六章食用菌的生态六1、食用菌的生习性 2、食用菌的 理化 3、食用菌的生物 3-4十 五第十一章金针菇栽培实践:栽培实验 3-4第七章 食用菌的消毒与灭菌十 1、 概述 2、 培养基质的消毒灭菌 3、 六 接种与培养的消毒灭菌 4、分 离材料和皮肤表面的消毒第十二章 菌根型食用菌资源 及半人工栽培概况1、菌根食用菌的经济意义及其重 要性 2、菌根食用菌半人工模拟栽 培技术七3-4 八第八章食用菌菌种生产十 七3-4第十二章 菌根型食用菌资源 及半人工栽培概况3、黑孢块菌的半人工模拟栽培 4、松茸的半人工模拟栽培 5、其它菌根食用菌的栽培及研究 进展1、概述 2、制种的条件 3、菌种的 培养基 4、菌种分离 5、菌种制作 6、菌种培养 7、质量鉴定 8、菌种 保藏 3-4第八章食用菌菌种生产九实践 1、母种分离及生产 2、原种 及栽培种生产3十 八3-4第十三章 食用菌保鲜及加工1、食用菌采收后的生理变化 2、 食用菌的保鲜 3、食用菌的加工 第一章 绪论(2 学时)一、教学目的:掌握大型真菌、 食用菌及菌根菌的概念; 了解食、 药用菌产业的产生、 发展及产业特征; 了解我国和我区发展食、 药用菌产业的有利条件及存在的问题, 明确学习本门课程的目的和 意义。二、教学重点:食、药用菌的基本特征及产业的发展趋势;菌根菌在生态(植被)修复中的作用。三、教学难点:食、药用菌的概念和营养价值药用价值, 菌根菌在生态(植被)修复中的作用。四、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利用课件和实物结合板书进行教学,五、教学资源:教材、课件、实物及图片。六、教学内容:第一节 概述 1、大型真菌:大型真菌是菌物中形成子实体的一类真菌,泛指广义上的蘑菇(mushroom) 或蕈菌。 大型真菌是能指形成肉质或胶质的子实体或菌核,大多属于担子菌亚门,少数属 于子囊菌亚门。 2、 食用菌:凡能供人类食用并具有肉质、 胶质子实体或菌核的大型真菌, “菇” 俗称 “蕈” “菌” “蘑” “耳” 。 3、 药用菌:并非分类上的专有名词,而是指能治疗疾病,具有药用价值并对人类具有保健 作用的一类线、 菌根菌: 在自然界中,植物都能与一定种类的细菌、 放线菌和真菌建立互惠共生关系, 形成互惠共生体,其中,我们把植物根系与一类土壤真菌形成的互惠共生体称为菌根, 将 参与菌根形成的线、菌根型食用菌:有些种类的大型真菌在其生活史中,必须依赖于一些活的树木根系并 与之形成共生关系才能生长或产生子实体,这些大型真菌就称之为菌根型食用菌。 第二节 我国食、药用菌的栽培简史 1、食用菌的认识利用:我国是认识和利用食用菌最早的国家,对食用菌的认识和采食 的历史,早在先秦时代就有记载,大约有 2400 年的历史。 2、食用菌的驯化栽培:我国食用菌的栽培从诞生到形成新的产业大约经历了以下三个4 时期。 (1)萌芽期(公元 1—10 世纪) (2)发展期(公元 10—14 世纪) (3)成熟期(公元 14 世纪以后) 第三节 食用菌在农业中的地位及发展食、药用菌生产的意义 一、食用菌在农业循环经济中的地位 1、循环经济农业是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模式 农业循环经济是循环经济在农村的实现,它遵循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和生态规律, 利用人、 生物与之间的能量转换定律和生物之间的共生互养规律, 结合本地资源结 构,从而建立一个或多个“一业为主、综合发展、多级转换、良性循环”的高效无废料 生态经济系统。是可持续的农业发展模式。 2、食用菌产业是大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1973 年能源危机以后,在全球范围内兴起了开始利用农作物秸秆、棉籽壳、木屑 等废弃物质来栽培食用菌, 通过生物生产人类需要的蛋白质, 并解决有机污染 等问题。 3、食用菌是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的能手 食用菌菌丝细胞能分泌多种酶,能将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大物质,降解 成可溶性的碳水化合物,在降解过程中菌丝自身得到营养和能量,这样既可消除废物、 清洁,减轻有机污染,又能提供食用菌类蛋白质产品(子实体)输出。最后又以优 质有机肥料的形式还田,提高土壤肥力,确保作物增产、增收。从而形成了一个良性循 环的生产工艺体系。 4、食用菌产业是搭建农业循环经济的枢纽 绿色植物是生产者,人类、动物是消费者,而菌物属于分解还原者,它是生产者和消费 者之间搭建物质和能量循环的纽带。 二、发展食用菌生产的意义 1、为人类提供理想的健康食品(食用菌的营养价值、食用菌的药用价值) (1)食用菌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的特点,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 多种维生素和矿质元素等成分。通俗地讲,植物性食品解决吃得饱的问题,动物性食品解决吃得香的问5 题,菌物性食品解决吃得好的问题。有人说更是贴切:植物性食品是解决温 饱问题, 动物性食品注重的是享受问题, 菌物性食品关注的是保健问题 (如: 食用菌不含淀粉, 脂肪含量少, 是糖尿病人和肥胖症患者的理想食品; 还有, 食用菌中含有较低的脂肪酸,主要是不饱和脂肪酸,具有降血脂的作用) 。 科学家早就预言:食用菌将成为 21 世纪人类食物的重要来源。(2)食用菌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能预防和治疗多种疾病。如:双孢蘑菇中的酪氨酸酶可降低血压,核苷酸可治疗肝炎,核酸有抗病毒 的作用;香菇中的维生素 D 原能增强人的体质和防治感冒,还可防治肝硬化等; 食用菌中的真菌多糖,具有防癌抗癌的作用,能显著提高人体的免疫机能。2、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变废为宝 3、活跃山区经济 第四节 我国的食用菌业 1、我国食、药用菌的概况 2、我国食、药用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1)我国栽培的食用菌育成的品种少并且不配套; (2)有些食用菌单产水平低且品质差; (3)菌种生产混乱; (4)栽培者素质低,栽培管理技术落后; (5)食用菌的研究力量薄弱,缺乏研究食用菌的高级人才,龙其是那些真正能够理论 联系实际、以市场为导向、根据国情研究开发和推广实用新技术的人才; (6)食用菌生产主要靠手工操作,机械化程度低,缺乏专业化和产业化生产,生产效 率和规模受到影响; (7)食用菌保鲜加工的能力薄弱,没有进行更深层次的开发利用; (8)食用菌产品的商品流通渠道不畅,信息不灵,对国内外市场信息研究不够。 3、我国食、药用菌业的发展趋势 (1)由单一品种向多品种发展; (2)由单一栽培方式向多种栽培方式发展;6 (3)栽培用原料来源更为多样性; (4)不断培育新品种和提高菌种质量; (5)劳动方式逐步从手工操作向机械化、自动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 (6)零星散户栽培向联户规模发展; (7)加强食用菌资源普查,建立食用菌基因库,生物资源的多样化; (8)加强食用菌产品有机化、标准化生产。 4、菌根菌在生态修复中的利用七、作业:1、什么是大型真菌、食用菌、菌根食用菌 2、试述食用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3、谈谈我国食用菌发展状况。第二章一、教学目的:大型线 学时)掌握大型真菌的组成部分; 重点掌握菌丝体和子实体的一般结构及特殊结构; 了解子实 体的发育形式。二、教学重点:大型真菌的组成成分;子实体的发育形式。三、教学难点:菌丝体和子实体的一般结构及特殊结构, 子实体的发育形式。四、教学方法:法:课件和实物课堂教学、结合野外观察介绍大型真菌的形态结构。五、教学资源:教材、课件、实物及图片。六、教学内容:第一节 菌丝体 一、菌丝体的形态 1、初生菌丝:它是由孢子萌发所形成的菌丝。开始时菌丝细胞多核、纤细,后产生隔膜, 分成许多个单核细胞,因此又称为单核菌丝或一次菌丝。 2、 次生菌丝:由两条初生菌丝经过质配而形成的菌丝称为次生菌丝或二次菌丝。 次生菌 丝的每个细胞含有两个核,次生菌丝又称为双核菌丝。 3、三生菌丝:由二次菌丝进一步发育而形成的已组织化的双核菌丝,称为三生菌丝或三 次菌丝,也称结实性双核菌丝。7 二、菌丝的组织体 1、菌索:有些食用菌的菌丝缠结而成的形似绳索状的菌丝组织体。 2、菌核:由菌丝体和贮藏营养物质密集而形成的有一定形状的休眠体。 3、菌丝束:由大量平行菌丝排列在一起形成的可见的束状菌丝组织。 4、菌膜:有的食用菌的菌丝紧密地交织成一层薄膜即菌膜。 5、子座:由菌丝组织即拟薄壁组织和疏丝组织构成的容纳子实体的褥座状结构. 6、菌根:真菌的菌丝和高等植物的根系生长在一起,组成互供养分的共生体。 第二节 子实体 子实体:大型真菌的繁殖器官,是由已分化的菌丝体组成、能产生孢子的菌体或菇 体。食用菌的子实体实际就是指生长在基质表面,可供人们食用的部分。 一、菌盖:是人们食用的主要部分,也是食用菌的主要繁殖器官。由表皮、菌肉及其菌 褶或菌管组成。 二、菌柄:生长在菌盖下面,是子实体的支持部分,也是输送营养和水分的组织。 三、菌幕、菌环和菌托菌幕是指包裹在幼小子实体外面或连接在菌盖和菌柄间的那层膜状结构。前者称为外菌幕,后者称为外菌幕。 随着子实体成熟,内菌幕有的残留在菌柄上发育成菌环;外菌幕被撕裂,其大部 分或全部留在菌柄基部,形成菌托。 第三节 形态发生 1、裸果型 2、被果型 3、假被果型 4、半被果型七、作业:1、试述菌丝体的功能、菌丝和菌丝组织体的类型 2、试述子实体的功能,并以伞菌为例阐述子实体的形态和功能。 3、举例说明担子菌子实体发育的形态类型。第三章大型线 学时)一、教学目的:掌握大型真菌在生物中的分类地位;重点掌握食、药用菌的分类及毒菌的8 识别。二、教学重点:食、药用菌的分类及毒菌的识别利用。三、教学难点:毒菌的识别。四、教学方法:讨论法:课堂教学结合野外调查教学。五、教学资源:教材、课件、实物及图片。六、教学内容:第一节 食用菌在生物中的分类地位 一、食用菌的分类方法 1、人为分类法:就是根据人们自己主观的方法,选择一、二个主要特征作为分类依据, 不考虑它们的亲缘关系,是一种简单的分类方法,通俗易懂,与生产关系密切。 2、自然分类法:是根据食用菌的形态构造,按其相似的程序,来决定其亲缘关系的远 近,将食用菌进行分门别类。 3、对比分类法:是将特征不同的食用菌,根据形态构造的主要区别,用对比的方法排 列来进行分类。食用菌检索表,就是用这种方法编制的。 二、分类系统和分类单位 1、食用菌从属的分类系统 2、食用菌分类的各级单位 3、食用菌的科学命名 第二节 食用菌标本的采集和保藏 一、标本的采集和记录 1、标本的采集 2、标本的整理 3、标本的保存 二、标本的制作和保藏 1、干制标本 2、浸制标本 第三节 食用菌的种类 目前全世界已发现大约 25 万种真菌,其中有一万多种大型线 多种界范围内广泛栽培生产。我国已发现 858 种食、药用菌,分别隶属于 46 科、144 个属。 第四节 食用菌的分类检索表 一、食用菌的分类检索菌物界分门、亚门检索表1.细胞中无细胞核???????????????????原核生物界(细菌) 1.细胞中有细胞核???????????????????菌物界 2.生物体不形成菌丝(原生质团)????????????粘菌门 2.生物体形成菌丝???????????????????线.有能动细胞(游动孢子、有性 阶段为卵孢子) ?????鞭毛菌亚门 3.动孢子?????????????????????4 4.具有性阶段?????????????????????5 4.缺少有性阶段????????????????????半知菌亚门 5.有性阶段为接合孢子?????????????????接合菌亚门 5.有性阶段为子囊孢子?????????????????子囊菌亚门 5.有性阶段为担孢子??????????????????担子菌亚门子囊菌亚门分纲检索表子囊菌亚门中和食用菌有关的只有两个纲: 1. 子囊生在有孔的子囊壳内,或生在无孔的闭囊壳内??????核菌纲 1.子囊生在盘状或杯状的子囊盘内,或发生在一个的子囊盘表面;子囊果是 大型的,地上生或地???????????????????盘菌纲 核菌纲中著名的食用菌有:球壳目——麦角菌科——冬虫夏草 盘菌纲中著名的食用菌有: 1. 子囊果生地下,子实层封闭在子囊果内不外露,孔口有或无;子囊孢子不是从 子囊内发射,而是靠动物?????????????????块菌目 1.子囊果陆生;子囊孢子从子囊内强烈地发射到大气中,借风??盘菌目 块菌目中著名的食用菌有:块菌科——块菌类; 另外与食用菌有关的还有地菇科。 盘菌目中著名的食用菌有:羊肚菌科——羊肚菌类;马鞍菌科——马鞍菌类。10 担子菌亚门分纲检索表1. 无担子果,有冬孢子????????????????????冬孢菌纲 2. 有担子果,无冬孢子????????????????????2 3. 担子果开裂,为裸果型或半被果型??????????????层菌纲 4. 担子果不开裂,为被果型??????????????????腹菌纲层菌纲分目检索表1. 担子有分隔????????????????????有隔担子菌亚纲 2 1. 担子无分隔,单细胞????????????????无隔担子菌亚纲 3 2. 担子球形,洋梨形,具纵隔,2-4 个细胞??????? 银耳目 2. 担子圆柱形,具横隔????????????????木耳目(注) 3. 担子叉状(两个小梗) ,担孢子不重复萌发?????? 花耳目 3. 担子非叉状(小梗常为 4 个)????????????4 4. 担子裸果式,子实层体生一侧或四周,光滑、锯齿状、管状。如为管状则与 担子果不易分离?????????????????????非褶菌目 4. 担子果半被果式,多为肉质;子实层体生于菌盖下,褶状,如为管状则易与 菌盖分离????????????????????????伞菌目腹菌纲分目检索表腹菌纲与食用菌有关的目有鬼笔目、马勃目、硬皮马勃目等 二、重要食用菌科属检索 (一) 子囊菌亚门 1、麦角菌科:此科最著名一个属是虫草属,其中有若干种类,如:虫草等可药用。 2、盘菌科:本科的子囊果大多为子囊盘,杯状,子实层生在里面。 3、马鞍菌科:本科的子囊果具马鞍形或脑髓形的菌盖,子实层则覆盖在菌盖的上表面。 马鞍菌属中的皱马鞍菌可食用。 4、羊肚菌科:此科中有羊肚菌属和钟菌属两个属。 5、地菇科:此科中只有一个地菇属;其中瘤孢地菇、网孢地菇可食用。 6、块菌科: 子囊菌中还没有一种是能人工栽培的。 (二)担子菌亚门11 我们日常见到的绝大多数食用菌我人工栽培的食用菌都是担子菌。在我国它们属于 40 个科,大致可分为四大类群。即耳类、非褶菌类、伞菌类和腹菌类。 1、木耳目:该目的担子果贴生基物上,有菌盖和柄,或缺柄。担子果棒状,或蝶状、盘 状,胶质或肉质。本目只有木耳科一科。 2、银耳目:银耳科 3、花耳目:本目只有花耳科一科,与食用菌有关的有花耳属和桂花耳属。 4、 非褶菌目:该目的特征是担子果具菌盖, 有柄或无柄。 柄单生或分枝。 菌盖扁有平状、 杯状、扇形或珊瑚状,肉质或幼嫩时肉质,不易腐烂,但老成或干时变为革质、脆骨质 或变脆而硬,不太好吃。与食用菌有关的计有五个科。 绣球菌科:本科只有绣球菌属的绣球菌。 珊瑚菌科:与食用菌有关的属有冠瑚菌属中的杯冠瑚菌;枝瑚菌属中的黄枝瑚菌、枝瑚 菌、红顶枝瑚菌等;锁瑚菌属中的冠锁瑚菌、皱锁瑚菌等。 齿菌科:本科食用菌均呈猴头状或齿状,可食用的种类都是肉质的,但化时也有的变韧, 成革质的。与食用菌有关的有齿菌属和猴头菌属。 牛排菌科:本科的突出特征是子实层体为孔状。但菌孔各自分离,不相连接;而多孔菌 和牛肝菌的菌孔则互相连接,不分开。本科只有牛排菌属中的肝色牛排菌(牛舌菌)可 食用。 多孔菌科:本科与牛排菌、牛肝菌一样具有孔状的菌管,与牛肝菌的区别是菌盖多呈圆 形或角形,不像牛肝菌那样为典型的伞状。多为革质或木质,有时菌孔破裂而形成齿耙 状的孔口。 5、 伞菌目:该目的特点是子实体通常由菌盖、 菌柄和菌褶所构成, 有时还有菌环或菌托。 松塔牛肝菌科: 本科菇体的菌盖上常有状似松塔的鳞片, 菌肉受伤处往往先变红色后转 为黑褐色,有的则变为蓝色或褐色,也有不变色的。有松塔牛肝菌和条孢牛肝菌属。 牛肝菌科:与松塔牛肝菌科的区别,在于孢子光滑无任何纹饰。 鸡油菌科:本科的菌体特点是多呈喇叭状或漏斗状,菌褶延生,有分叉,具钝厚稜褶。本 科有两个属,喇叭菌属和鸡油菌属。 蜡伞科:本科只有蜡伞属与食用菌有关。该属由于担子比较长,常为孢子的 5 倍,且排 列紧密而令菇体的菌褶变粗而厚,菇体菇体蜡质或肉质,色泽鲜艳。本属可食种类有白 蜡伞和粉红蜡伞。 口蘑科:本科菌体的菌盖形状多种多样,它的菌褶有的直生,有的沿菌柄而下延生,有12 的则与菌柄离开。菌柄的基部有时往土内继续伸长呈假根状。孢子印有白色,奶, 有的则呈粉红色,但在显微镜下观察时是无色透明。 香菇属:该属的突出特征是:成熟的菌褶边缘为锯齿状,菌肉韧肉质,但老化时变 革质,菇体的菌盖表面上往往有鳞片。 亚侧耳属: 侧耳属: 杯伞属:该属的特征是菌盖杯状或平展中凹状,菌褶典型的为延生,但有时也呈宽 生。孢子印白色或奶,也有呈粉红色的。 密环菌属:该属的特征是孢子印白色,菌柄上有菌环,而它的柄基则无菌托。本属 目前只知黄绿密环菌一种可食。 蚁巢菌属: 该属的最明显特征是菇体长在白蚁窝上, 而且它的柄基常有向地底延伸 的假根,孢子印往往呈粉红色。可食种类有著名的菌和鸡枞花。 小奥德蘑属: 该属最明显的特征是它的菌盖粘到胶粘, 它的菌盖皮膜容易从菌盖上 剥下。如长根菇。 小皮伞属:只一种硬柄小皮伞能食用,并能入药。 朴菇属:该属最明显的特征是菌盖粘,平展而常有脐凸,菌柄细长,菌柄上有丝状 绒毛。如金针菇。 香蘑属:花脸香蘑(紫晶蘑) 。 菌属:栎菌 口蘑属:该属突出特征是菌柄粗壮,菌褶弯生,绝非延生。如松口蘑、口蘑、香杏 口蘑等。 粉褶蕈科:该属最明显的特征是菌褶淡粉红色,孢子角状,孢子上有纵条纹或沟纹, 或粗糙有瘤。与食用菌有关的两个属,粉褶菌属(孢子角) 、斜盖伞属(孢子有纵条纹 或沟纹) 。 鹅膏科: 本科又叫毒伞科, 最显著的特征是, 菌柄基部有一个菌托或膨大成球状物, 柄上往往生有一个菌环,但有时菌环易脱落或缺;菌褶易与菌柄分离;菌褶离生。本科 有一个重要的鹅膏属, 该属中有很多种类有毒甚至剧毒的种类, 可食种类有: 橙盖鹅膏、 灰鹅膏、角鳞白鹅膏、赭盖鹅膏等。 光柄菇科:孢子印粉红色至葡萄酒红褐色,菇体的菌柄易与菌盖分开,菌褶离生.13 环柄菇科: 菌柄易与菌盖分开,菌柄上有菌环,孢子遇梅氏液(碘 0.5g、 碘化钾 1.5g、 水合三氯乙醛 22g,蒸镏水 22ml,测定担孢子是否为淀粉质)呈红褐色,一般为麦糊精 质。 蘑菇科:显著特征是,成熟的菌褶呈紫色到黑色,孢子印紫褐色或葡萄酒红褐色, 菌柄上有菌环,并易与菌盖分开。 球盖菇科:孢子印紫褐色或锈褐色,孢子锈褐色,菌褶亦呈锈褐色至淡紫色,菌柄 上有菌环。 丝膜菌科:和食用菌有关的只有一个丝膜菌属,最明显的特征是,在菌盖或菌褶与 菌柄之间残留有蜘蛛网状物。 鬼伞科:只有鬼伞属与食用菌有关,该属的特征是成熟的菌盖变为黑色,并由于它 本身能自行溶化而容易识别,孢子印黑色。 桩菇科:本科的特征是菌褶延生,褶间有横脉或分叉容易与菌盖分开,孢子印淡褐 色到锈褐色。 铆钉菇科:孢子印绿褐色,菌褶延生,比较粗厚,常有分叉。 红菇科:本科的特征是菌柄一般较粗壮,有的种类菌褶受伤会流出汗液,它的组织 有泡囊状细胞和丝状菌丝组成。孢子遇梅氏液变蓝黑色,有纹饰。重要的有红菇属和乳 菇属两个属。 6、腹菌类: 本类的子实体不开张,多闭合,产生孢子的组织往往被一层至多层的包被的包着。 有的种类在子实体成熟后,这层包被开始破裂,将里面的孢子出来;但有的种类这 层包被不破裂,一直等到腐烂解体后才能孢子,或被动物啮食后孢子才传去。 这就是鬼笔目和马勃目的区别。 鬼笔科:与食用菌有关的有两个属。 鬼笔属:子实体直立,钟状,上有菌托,但无裙状的菌幕,本属只有白鬼伞可食。 竹荪属:子实体直立,钟状,上有菌托,有裙状的菌幕,裙上有网孔。 栓皮马勃科:只有一种检皮马勃可食。 马勃科:有马勃属和秃马勃属两个属。七、作业:1、试述食用菌在生物界中的分类地位和意义。14 2、世界和我国大约有多少种食用菌?大规模栽培的食用菌隶属于哪些类和科? 3、最珍贵的食用菌有哪些?常见人工栽培食用菌的分类地位。第四章一、教学目的:食用菌的生活史与遗传育种(2 学时)掌握食用菌的生殖方式;重点掌握食用菌的生活史,了解食用菌的良种选育。二、教学重点:食用菌的有性生殖。三、教学难点:良种选育。四、教学方法:讲授法:利用课件结合板书介绍食用菌的生活史及育种基础。五、教学资源:教材、课件。六、教学内容:食用菌遗传学是研究食用菌遗传与变异的现象、 规律和内在机理的一门学科, 它是食用 菌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 食用菌育种是一门研究食用菌育种原理和实践的学科, 它是食用菌遗传学的基础上发展 起来的一门应用学科。它主要研究食用菌育种原理、技术线和方法,达到培育优良新品种 目的,以满足食用菌栽培产业对优良品种的需求。第一节食用菌遗传学基础一、食用菌的遗传与变异 二、食用菌的细胞 1、单核菌丝的细胞 多数食用菌的担孢子萌发形成的菌丝是单核菌丝, 单核菌丝通过细胞, 增加菌 丝细胞的数量,引起菌丝生长,并形成菌丝体。 单核菌丝细胞包括细胞核的和细胞质的两个过程。 2、双核菌丝的锁状联合的形成及细胞 大部分食用菌的单核菌丝体是不能形成子实体的, 具有不同交配型基因的单核菌丝 相互结合形成双核菌丝后才能形成子实体。 双核菌丝是大部分食用菌生活史中的主要菌 丝形态因生活史中占据重要。 大部分食用菌的双核菌丝通过形成锁状联合的方式完成细胞,增加细胞的数15 量,使菌丝生长。 3、担子细胞的减数 减数是有性生殖生物都要进行的一次特殊, 食用菌的减数是发生在食 用菌将产生有性孢子(如子囊孢子和担孢子)前的一次特殊。担子菌纲的食用菌的 减数发生在担子细胞中。 减数是两次连续的, 第二次没有 DNA 的复制。三、食用菌有性生殖过程中的三个关键阶段及特殊性一般食用菌的有性生殖过程有三个关键阶段:质配、核配和减数。 质配: 具有亲和性的两性单核菌丝体的菌丝相遇时, 一条菌丝细胞中的细胞质和另一条 菌丝的细胞质发生融合,形成双核的新菌丝细胞。 核配和减数: 担子中的两个细胞核相互融合形成二倍体的核, 随后大部分菌类迅速 进行减数,成 4 个子核,使每个核的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单倍状态。 (一)食用菌与高等植物有性生殖方面的相同点: 1、 基因重组一般只有通过有性生殖才能实现。 2、 基因重组都涉及到整个染色体组。 3、 减数和受精是食用菌和高等植物有性生殖中的两个重要环节。 4、 食用菌与高等植物有性生殖的遗传学后果是相同的。 (二)食用菌与高等植物有性生殖方面的差异: 1、食用菌不产生专门的性器官,由担孢子萌发形成的初生(单核)菌丝体的营养 细胞代替性器官的功能, 两个可亲和的个体间交配是由菌丝融合的方式实现的。 而 高等植物通过器官中的生殖细胞的直接融合来实验。 2、食用菌的性孢子(担孢子)来自两个可亲和的单倍体核融合后形成的一个双倍 体核及细胞。而高等植物的雌雄配子分别来自两个双倍体细胞。 3、食用菌往往具有众多复等位基因构成的交配因子系统。 四、食用菌遗传标记的种类和应用 遗传标记:指能反应不同基因型个体遗传差异并稳定易辨的性状特征。 1、形态标记:食用菌的形态标记包括菌丝体形态和子实体形态两部分。 2、生理标记:食用菌的一些生理特征。 3、生化标记:指食用菌生化功能发生改变后产生的标记。 4、标记:标记是以遗传物质脱氧核糖核酸(DNA)的差异为基础的一种标16 记 。第二节食用菌的交配类型一、同配合 1、初级同配合:担孢子只含有减数裂后产生的 4 个核中的一个,单核担孢子萌 发形成的单核菌丝细胞间自己进行双核化, 并完成核配和减数的有性生活史的全部 过程。如草菇。 2、次级同配合:每个担子只产生 2 个担孢子,每个担孢子内含有减数后形 成的 4 个核中具有不同交配型基因的 2 个核, 双核担孢子萌发后形成可孕的多核的异核 菌丝体,这种菌丝体不与其它菌丝交配就可自行完成有性生活史。如双孢蘑菇。 二、异配合 在异配合菌中,同一担孢子萌发产生的初生菌丝带有一个自交不亲和的细胞核, 不能自行交配, 只有 2 个不同交配型的担孢子萌发生成的初生菌丝之间的交配, 才能完 成有性生活史。 依据控制交配型的不亲和性因子是 1 个还是 2 个, 异配合又可分为两 种类型。 1、单因子异配合:交配型是由一个具有复等位基因的 A 因子所控制。 2、双因子异配合:交配型由两个具有复等位基因的、互不连锁的 A 和 B 因子所控制。第三节食用菌的生活史生活史是指一种生物在一生所经历的发育和繁殖阶段的全过程。 食用菌的生活史是指有性孢子(担孢子或子囊孢子)经过萌发形成有性初生菌丝, 具亲和性的初生菌丝相互融合形成次生菌丝,次生菌丝再发育形成繁殖器官(子实体) 并产生新的有性孢子的全部过程。 一、担子菌中食用菌的典型生活史 在食用菌的整个生活史中,有三个不同的核期(核相) :单倍体阶段、双核阶段、 二倍体阶段。二、常见食用菌的生活史子实体原基————→子实体————→担子 ↑ ↓双核菌丝体17核配 ↑ ↙ 单核菌丝 质配 ↖单核菌丝 担孢子(A2B2)↙ 担孢子(A1B1) ↖↓减数香菇、平菇、金针菇、银耳的生活史第四节食用菌的育种技术食用菌育种是一门研究选育食用菌优良品种的理论和方法的科学。 育种目标:高产、优质、抗逆性强、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及一些特殊的育种目标。 一、选择育种技术 选择育种是指人工选择, 其实质是用人工方法控制食用菌的生殖, 在食用菌的生殖 过程中, 人为地促进自然条件下发生的有益的变异的积累, 经过长期的去劣存优的人为 的选择作用, 不断淘汰人们不需要的个体, 保留那些符合人类需要 (育种目标) 的个体, 就可逐步选择出符合育种目标的新品种。 选择育种的步骤如下: 资源收集→采到资源后分离菌种→生物学特性分析研究→品比试验→扩大试验→ 区域示范 二、诱变育种技术 诱变育种是利用物理或化学因子处理食用菌的细胞群, 促使其细胞中的遗传物质的 结构发生改变, 从而引起其遗传性变异, 然后从变异的细胞中筛选出少数具有优良 新性状变异的菌株。 1、诱变因素:分物理因素和化学因素两大类。 2、诱变对象:单细胞或细胞少的菌丝片断;细胞应处在生理活动期;细胞最好是 单核的。 3、突变株的筛选 4、食用菌诱变育种的步骤 出发菌株→制备孢子、细胞或原生质体悬浮液→(物理或化学)诱变处理→涂布培 养→挑菌移植→初筛→转管筛选(重复)→示范→推广 三、杂交育种技术 1、杂种优势:食用菌通过有性杂交,进行基因的重新组合,在杂交菌株中可能出现在18 生长速度、生活力、繁殖力、抗逆性以及产量和品质上的明显改进,这种现象叫杂种优 势。2、杂交育种的一般步骤 选择互补性较大的优良双亲本 ↓ 获取单核菌株 ↓ 标记各单核菌株 ↓ 杂交配对培养 ↓ 转管培养和杂合子检验 ↓ 品比试验(一) (初筛:选取杂种优势明显的杂合子) ↓ 品比试验(二) (选取杂种优势明显、稳定的杂合子) ↓ 示范、推广 3、食用菌杂交育种的方法 (1)单核菌株的获取 (2)单核菌株的标记 (3)杂交配对 (4)杂合子的检验 (5)品比试验、示范推广 四、原生质体融合育和技术 原生质体融合育种: 是指通过具有不同遗传类型的菌丝去壁后形成原生质体, 这些 原生质体在融合剂或电场的作用下进行融合, 最终达到部分或全基因的交换与重组, 形19 成具有新的基因组合的新品种或类型的过程。 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实质上一种不通过有性生殖而达到遗传重组或杂交的育种手段。亲本菌株(甲)↘ 去壁酶处理 原生质体(甲)↙↙ 亲本菌株(乙)↘ 原生质体(乙)↘混合原生质体甲和乙↙ ↓ 原生质体融合 ↓ 原生质体再生 生物学鉴定 ↓ 融合子鉴定 ↓ 栽培试验 ↓ 融合子的筛选 ↓ 栽培试验、示范 ↓ 示范、推广 ↙ ←DNA 鉴定七、作业:1、名词解释: 质配;核配;锁状联合;同配合;异配合;布勒现象(鬼伞等属担子菌的菌丝间的特殊 接合过程, 当单倍的初生菌丝与异核体的次生菌丝发生接合时, 初生菌丝接受次生菌丝中的 核而变成次生菌丝的现象称为布勒现象。) 2、食用菌的育种方法有哪些?各种方法有什么优缺点?20 3、食用菌育种的首选目标是什么?第五章一、教学目的:食用菌的营养生理(2 学时)掌握食用菌的生理特征、生活习性;了解食用菌的代谢产物。二、教学重点:食用菌的营养类型。三、教学难点:食用菌的代谢四、教学方法:法、讨论法五、教学资源:教材、课件。六、教学内容:第一节生长发育食用菌营养生理,主要是研究食用菌生长发育过程中的生理机制和生命活动的规律。具 体讲,是研究食用菌生命活动与之间进行物质与能量的交换,即新陈代谢。 食用菌在适宜的条件下, 不断地吸收营养物质, 并按照自己的代谢方式进行新陈代 谢活动,如果作用超过异化作用,细胞原生质的量不断增加,即为生长。当细胞生长到 一定阶段,母细胞(即合子)开始,产生子细胞,个体大量增加,这就是繁殖。这个从 生长到繁殖、结构和功能从简单到复杂、从量变到质变的整个过程就是发育,包括合子形成 至子实体成熟死亡的全部过程。一、孢子萌发1、食用菌的生长是从孢子的萌发开始的。 2、用孢子进行繁殖是线、孢子的萌发必须具备充足的水分(可使孢子壁膨胀软化,氧气容易通过;使凝胶状 态的原生质转变为溶胶状态,使一系列酶发生作用,使代谢加强;水分可促进孢子内可21 溶性物质运输到正在生长部位, 供呼吸或形成新细胞结构和组分的需要。 是孢子萌发的 首要条件) 、一定的营养、适宜的温度、孢子浓度及足够的氧气。二、生长与发育食用菌的生长发育实际上经过了营养生长阶段和生殖生长阶段,包括菌丝体生长 期、子实体分化期和子实体生长发育期。 1、营养生长阶段:它是指菌丝生长时期。 菌丝以接种点为中心,呈辐射状向四周蔓延,向基质内部扩展,分解基质,吸收营 养,维持生长,积累养分。 (1)真菌菌丝的生长点:菌丝的生长点是菌丝钝圆锥形的顶端, 其中顶端的泡囊 (由 内质网演变而来,具双层膜,内含蛋白质,多糖以及几丁质合成酶、细胞壁溶解酶等多 种酶类,还含有几丁质前体。 )对菌丝的生长起着重要的作用。具有隔膜的丝状真菌, 在生长时,靠近菌丝顶部还发现一个小的、易染色或有折射力的小球,称为顶体(可能 以某种方式调节菌丝的生长) ,总之,生长点的生长过程,就是泡囊内的各种酶使细胞 壁物质不断分解,同时又不断合成的过程。 人们认为,顶端泡囊可能有以下三种作用: A、输送各种酶,这些酶能使原有细胞壁各成分之间的连接键断裂,并插入新的成 分。 B、输送新的胞壁成分,这些成分作为前体结合成细胞壁。 C、在生长中,增加原生质膜的表面积。 (2)菌丝的顶端生长:菌丝的生长是顶端生长。 菌丝的生长一般可分为:A、生长迟缓期;B、快速生长期;C、生长停止期(老化 的菌丝开始自溶,菌丝细胞中的有机物质被分解而出氮和磷) 。 (3)菌丝体中养分输送:固体培养时,菌丝的生长常区分为两部分,即基质菌丝 和气生菌丝。 气生菌丝通过基质菌丝吸收营养。 真菌菌丝具有分解纤维素、 木质素的酶。 大的有机物,如蛋白质、纤维素、木质素等首先要在胞外经过酶的降解,转变成能 进入细胞的小物质后才能被吸收利用。这些胞外酶产生于体内,再分泌到胞外。 积腐作用:菌丝(菌物)生长到一定时期,特别是在其培养基中积累了过多的中间22 产物,使其自到这些中间产物的而受到了生长的。这种作用称作“积腐作 用” 。这时培养基中的 PH 往往偏酸性,超出了菌丝生长的适酸范围。如果能把培养基中 积累的中间产物加以排除,加入新鲜的养分,菌丝体有恢复其生长速率的可能。 2、生殖生长阶段(子实体的形态发生) :它又称繁殖生长阶段。 栽培食用菌的目的在于获得其子实体。 子实体的分化是关键, 从双核菌丝到形成纽 结的子实体原基, 这一过程就称为子实体的分化。 它标志着菌丝从营养生长阶段向生殖 生长阶段的,由量变到质变,由营养器官的生长到生殖器官雏形(子实体原基)的 产生。促进子实体分化的外部条件主要有光照、低温、碳氮比和氧气等。第二节 营养类型1、 腐生:从动植物尸体上或无生命的有机物中吸取养料的食用菌为腐生菌。 绝大多 数食用菌都营腐生生活, 在自界有机物质的分解和中起重要作用。 由于腐生菌能分 解人类和动物不能直接利用的纤维素、 半纤维素和木质素, 被誉为是人类生态的清 洁工。 腐生型菌类中又可分为:木生菌、土生菌、粪生菌和草生菌四个生态群。 木生菌:是指生长在枯立木、倒木、树桩及枯枝上的菌类,如香菇、木耳、银耳等。 土生菌:是指生长在富含有机质的土壤中的菌类。 粪生菌:是指以腐熟的动物粪便为营养源的腐生菌类。如粪鬼伞、双孢蘑菇、大肥 菇等。 草生菌:是指以禾草的茎叶为生长基质的菌类,如草菇、草地蘑菇、大球盖菇等。 2、寄生:生活于寄主体内或体表,从活着的寄主细胞中吸取养分进行生长繁殖的 食用菌为寄生菌。营专性寄生的菌类非常少,大多数是兼性寄生类型(如密环菌) ,寄 生型菌类中最典型的是冬虫夏草。 3、共生菌:与相应生物生活在一起,形成互惠互利、相互依存关系的菌为共生菌。 食用菌与某些植物、动物及真菌之间都存在着共生现象。 菌根菌是食用菌与植物共生的典型代表。 鸡枞菌是食用菌与动物(白蚁或蚂蚁)构成共生关系的代表。 银耳是食用菌与微生物(香灰菌)的共生关系的代表。第三节23营养源 不论属于何种营养类型的食用菌, 对营养物质的需要基本是相同的, 都要吸收碳源、 氮源、无机盐、维生素和生长因子等。一、碳源凡用于构成细胞物质或代谢产物中碳素来源的营养物质, 统称为碳源。 其主要作用 是构成细胞物质和提供生长发育所需的能量,是食用菌最重要的营养源之一。 (一)糖的利用 1、已糖: 葡萄糖是最广泛利用的碳源。它是最普通的糖,是纤维素、淀粉和其它碳水化合物 的主要组分。至今发现不能利用葡萄糖的真菌只有一、二种。对于一个营养要求不清楚 的真菌, 葡萄糖是最有可能被利用的碳源。 食用真菌在含有葡萄糖的培养基上生长迅速, 无需适应期。 果糖、甘露糖是仅次于葡萄糖而被广泛利用的碳源,乳糖稍差。有适应期。 2、低聚糖: 二糖——麦芽糖、纤维二糖,海藻糖、蔗糖是食用真菌中常见的低聚糖。它们在 相应的酶的作用下成为单糖,然后被吸收。有适应期。 3、多元醇:很多食用真菌可以利用甘露醇和甘油。 4、多糖: (1)纤维素: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食用真菌对纤维素的分解是通过 分泌胞外纤维素酶的作用进行。 (2)半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中除纤维素以外的多糖,其含量点全纤维素的 10-3-%,半纤维素比纤维素晚分解,但也需多种酶促反应才能完全水解。 (3)果胶质:是构成高等植物细胞间的物质,它使邻近细胞壁相连。被果胶酶作 用生成半乳糖醛酸而被利用。 (4)淀粉:是葡萄糖的多聚体,是一种可溶性直链淀粉和不溶性支链淀粉的混合 物。经多种胞外淀粉酶的作用,主要水解为麦芽糖,继而被水解为葡萄糖。 据研究结果:甘露糖、葡萄糖、麦芽糖有利于平菇的菌丝生长,而蔗糖、果糖、淀 粉、纤维素有利于子实体的形成。双糖和多糖比单糖更有利于原基的分化。 5、混合碳营养的利用 混合碳源中葡萄糖对其它的碳源的利用一般有阻遏作用。另外,优先被利用,线 耗尽后第二种碳源才开始被利用。据此,在混合碳源中,无须过多地加入葡萄糖,但加 入适量的葡萄糖可以起到维持细胞代谢所需要能量的作用, 以防止葡萄糖浓度高时, 降 低对纤维素的利用,以及产生对纤维素酶的阻遏作用。一般糖的浓度以 0.5~5%为宜, 否则也会发生细胞质分离,引起细胞失水的现象。 (二)木质素的利用 木质素和纤维素一样,是植物的主要成分,约占成熟木材中的 20-3%,其要主成分 比较复杂,一般认为它是一个或多个苯酚丙烷单体所组成。是由松柏基、芥子基及香豆 基醇所构成。 (一种广泛存在于植物体中的无定形的、结构中含有氧代苯丙醇或其 衍生物结构单元的芳香性高聚物。形成纤维支架,具有强化木质纤维的作用。不能被动 物所消化,在土壤中能成腐殖质。 ) 目前已知大多数木腐真菌分解纤维素和木质素的能力较强。 这些真菌能产生大量的 胞外酚氧化酶(漆酶和酪氨酸酶)利用氧化酚和其它基质,生成 H2O 和有色物质,这 此有色物质聚合成类黑色素物。二、氮源凡用于构成细胞物质或代谢产物中氮素来源的营养物质, 统称为氮源。 氮源是食用 菌合成核酸、蛋白质和酶类的主要原料,对生长发育有着重要作用,一般不提供能量, 是除碳源以外最重要的营养源之一。 (一)无机氮的利用 无机氮的来源有硝态氮、亚硝态氮和铵态氮等。但一般来说,硝态氮、亚硝态氮是 食用真菌难于利用的氮源。 少数食用真菌只能利用有机氮, 多数食用真菌在某种特殊因 子下, 能利用无机氮构成有机体必需的氨基酸。 通常铵态氮比硝态氮更易被菌丝吸 收利用。 NO3 和 NH4 同时存在, 若 则多数食用菌首先摄取 NH4 但以无机氮为惟一氮源时, 菌丝生长一般较慢, 且有不长菇现象。 这主要是因为菌丝没有充分利用无机氮合成细胞 所必需的全部氨基酸的能力。 (二)有机氮的利用 1、尿素(化学式:CO(NH2)2,别名:碳酰二胺、碳酰胺、脲;因为在人尿中含有 这种物质,所以取名尿素。尿素含氮(N)46%,是固体氮肥中含氮量最高的。 ) 大多数真菌可用尿素作氮源, 但不能作碳源。 尿酶大多数食用线+ +, 就是利用嘌呤和精氨酸降解产生的尿素。 尿素经高温处理后易分解, 出氨和氰氢酸, 致使培养基的 PH 值升高并带有氨味, 而有害于菌丝生长。 因此一般不用于熟悉料栽培。 在生料栽培中需加尿素,其用量应控制在 0.1~0.2 之间,勿用量过大,若在蘑菇发酵 料栽培时,应在第二次翻堆时加入。 2、氨基酸及多肽的利用 研究认为,有机氮比无机氮更有利于菌丝的生长,无论是蛋白胨、氨基酸等,氨基 酸等小有机氮可被菌丝直接吸收,而大有机氮则必需通过菌丝分泌的胞外酶, 将其降解成小有机氮才能被吸收利用。生产上常用的有机氮有蛋白质、酵母膏,豆 饼、麸皮、米糠、黄豆浆和畜禽粪等。 食用真菌在不同生长阶段对氮的需求量不同。 在菌丝阶段培养基中含氮量稍高, 以 0.016~0.064%为宜,在子实体发育阶段稍低,以 0.016~0.032%为宜。 C/N(碳氮比) :食用菌正常生长发育所需要的碳源和氮源的比例。一般认为,在菌 丝体生长阶段所需的 C/N 较小,以 20:1 为好;而在子实体阶段所需的 C/N 较大,以 30~40:1 为宜。三、无机盐(矿质营养)无机盐是食用菌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矿质营养, 按其在菌丝中的含量可分为大量元 素和微量元素。大量元素有磷、硫、钙、镁、钾等,其主要功能是参与细胞物质的组成 及酶的组成、 维持酶的作用、 控制原生质胶态和调节细胞渗透压等。 微量元素有铁、 铜、 锌、锰、硼、钴、钼等,它们是酶活性基的组成成分或酶的激活剂。 (一)大量矿质元素:实验室配制营养基质时,常用磷酸二氢钾、磷酸氢二钾、硫 酸镁、石膏粉(硫酸钙) 、过磷酸钙等,每 1000ml 的添加量一般在 0.1~0.5 为宜。 (二)微量元素:但需求量根微,每升培养基中只需 0.001mg,营养基质和天然水 中的含量就可满足,一般无需添加。四、维生素和生长因子(一)维生素 维生素是食用菌生长发育必不可少而又用量甚微的一类特殊有机营养物质, 主要起 辅酶作用,参与酶的组成和菌体代谢。如维生素 B1 (硫胺素) 、维生素 B2(核黄素) 、 维生素 B5(泛酸) 、维生素 B6(吡哆醇) 、维生素 H(生物素) 、维生素 PP(烟酸)等。 凡对某维生素不能自给的真菌(或菌株)称为营养缺陷型,如金针菇、香菇、鸡腿菇等26 自身不能合成维生素 B1,是维生素 B1 的营养缺陷型。 (二)生长因子 生长因子是促用菌子实体分化的微量的营养物质,包括核苷、核苷酸,特别是 环腺苷酸(cAMP) ,有生育激素的功效。 1、萘乙酸(NAA) 、赤霉素(GA) 、吲哚乙酸(IAA) 、吲哚丁酸(IBA) 、三十烷醇等; 使用时应严格控制其浓度。菌丝体阶段为 1~2mg/ kg,子实体分化生长发育阶段为 2~ 5mg/ kg,最多不超过 10mg/ kg。 2、环腺苷酸(cAMP)有生育激素的功效,可以促使菌根菌形成子实体。第四节营养代谢及其产物一、食用真菌的代谢代谢是新陈代谢的简称,食用真菌新陈代谢,是指食用真菌与之间进行物 质与能量的交换,以及食用真菌菌丝体内物质和能量的转变过程。食用真菌在代谢过程 中,从中吸收养料转变成自身的组成物质,并贮存了能量,这叫作用,或 称合成代谢;同时,食用真菌又把自身的一部分物质分解出能量,并将代谢的最终 产物排出体外,这叫异化作用,或称分解代谢。作用是异化作用的基础,异化作用 又为作用提供了必要条件,这就构成了食用真菌的代谢。二、食用菌的代谢产物1、抗生素:它又称抗菌素,是一种能或其他生物细胞的生理活性物质。 如:假蜜环菌的代谢产物——蜜环甲素和乙素。 2、抗肿瘤的活性物质:食用真菌的一些代谢产物有抗肿瘤的活性物质,如真菌多 糖体、多肽类。 3、干扰素物:香菇能产生病毒生长繁殖的物质,即干扰素。因此,常吃 香菇能抵抗感冒病毒。 4、降低胆固醇的物质:多数食用菌的代谢产物中都普遍存在降低胆固醇的成分。 能降低血压,防治动脉粥样等引起的心血管疾病。 5、呈味代谢产物:食用菌的味道鲜美,是因为它们所含的氨基酸种类全,含量高 以及核苷酸的含量有关。27 6、橡胶物质:有些大型真菌,如红菇科乳菇属中的一些菌类,含有异戊二稀(构 成橡胶的成分) 。 7、酶:食用真菌中含有很多种酶,如: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木质素酶、果胶 酶和蛋白酶等。 8、其它代谢产物:如香菇产生麦角甾醇等。七、作业:1、名词解释:食用菌的生长;碳氮比;营养缺陷型。 2、试述食用菌的三种营养方式。 3、试述食用菌生长发育需要哪些营养物质。 4、大型真菌有哪些主要代谢产物?第六章食用菌生态(2 学时)一、教学目的:掌握食用菌的生态习性及理化,了解因子对食用菌一生的影响。 二、教学重点: 三、教学难点: 四、教学方法: 五、教学资源: 六、教学内容: 七、作业:第七章食用菌的消毒灭菌(2 学时)一、教学目的:了解食用菌消毒与灭菌的原理;掌握各种常用灭菌、消毒器的使用方法。 二、教学重点: 三、教学难点: 四、教学方法: 五、教学资源: 六、教学内容: 七、作业:第八章藏方法。食用菌的菌种生产(2 学时)一、教学目的:掌握菌种、制种的概念;掌握菌种的类型和制种工艺流程,了解菌种的保 二、教学重点: 三、教学难点: 四、教学方法: 五、教学资源: 六、教学内容: 七、作业:第九章平菇栽培(4 学时)28 一、教学目的:了解平菇的形态特征及生活条件;掌握平菇熟料栽培、发酵料袋栽技术。 二、教学重点: 三、教学难点: 四、教学方法: 五、教学资源: 六、教学内容: 七、作业:第十章香菇栽培(4 学时)一、教学目的:了解香菇的生物学特性,掌握香菇栽培的工艺流程和加工技术。 二、教学重点: 三、教学难点: 四、教学方法: 五、教学资源: 六、教学内容: 七、作业:第十一章 金针菇栽培(4 学时)一、教学目的:了解金针菇的形态特征及生活条件,理解金针菇工厂化熟料瓶栽技术与自然条件下袋栽技术。二、教学重点: 三、教学难点: 四、教学方法: 五、教学资源: 六、教学内容: 七、作业:第十二章 菌根型食用菌资源及半人工栽培概况(4 学时)一、教学目的:了解菌根食用菌资源概况,掌握菌根食用菌半人工栽培的基本原理、半人工模拟栽培模式。二、教学重点: 三、教学难点: 四、教学方法: 五、教学资源: 六、教学内容: 七、作业:第十三章 食用菌保鲜及加工(2 学时)一、教学目的:了解食用菌的保鲜原理、加工原理;掌握食用菌的保鲜技术、初步加工技术。二、教学重点: 三、教学难点: 四、教学方法: 五、教学资源:29 六、教学内容: 七、作业:30

  

本文网址:
下一篇:没有资料
共有:条评论信息评论信息
发表评论
姓 名: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