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疾病
网站地图
RSS订阅
匿名投稿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粮食作物

绿色黎平的生态崛起

作者:habao 来源:未知 日期:2019-5-23 6:33:43 人气: 标签:中国本土农作物品种
导读:脸上的痣图解近年来,黎平县大力发展营用林、禁伐天然林、生态林,通过深化林权,简化采伐审批和办证程序,刺激了各种社会主体参与,植树造林积极性高涨,森林面积不断…

  脸上的痣图解近年来,黎平县大力发展营用林、禁伐天然林、生态林,通过深化林权,简化采伐审批和办证程序,刺激了各种社会主体参与,植树造林积极性高涨,森林面积不断增大。

  黎平是全国重点林业县、产茶县及全省油茶大县和粮食主产区,珍稀树种、中草药等绿色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73%,被称为“回归自然、返璞”的圣地、“人类疲惫心灵的栖息家园”、“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黎平农民人均收入中,林业直接收入逾1000元;茶叶、油茶、中药材、粮食、养殖、旅游等产业发展与生态息息相关,良好的生态日益成为黎平发展的根基。

  正是植树时节,位于黎平县高屯镇的县国营东风林场,前来购苗的林农络绎不绝,德凤镇罗寨村的李文勇,一下子就买了1万多株良种杉树苗。

  记者搭上他的农用车,穿过林场良种培育,到苗圃园取苗,所经之地,树木参天,不同的树林挂着“杉木一代”、“杉木二代”、“种子园”等牌子。

  李文勇跟记者算了造林成本账、收益账:造林亩均成本,除第一年翻地费、树苗费、工钱外,还有每年50元左右的抚育费和10元的山地流转费,以20年计,每亩林的成本价在1500元上下,按眼下的市价算,每亩林产值8000元左右,年均收益300元上下。

  李文勇种树,得到了林业局的项目扶持,除种苗由林业局提供外,每亩还有350元的造林补贴,分3年付清,他的种植成本降低了不少。

  至于到底能赚多少利润,李文勇并不很在乎,“树苗成林后,我已年近70,植树造林,是为子孙后代。”

  林场副场长石扬文介绍,良种杉苗经多年培育,通过选出优质母本与父本“强强联合”杂交,根据土壤、海拔、抚护等不同,与普遍苗相比,良种苗的出材量可提升20%到60%。

  近年来,黎平县大力发展营用林、禁伐天然林、生态林,通过深化林权,简化采伐审批和办证程序,刺激了各种社会主体参与,植树造林积极性高涨,森林面积不断增大。

  高屯镇是黎平茶叶种植面积最大的乡镇,是黎平县现代高效产业园区核心区,区内茶叶产业规模上万亩,有40多年历史的黎平县桂花台茶厂就位于核心区内。

  桂花台茶厂有40多年种茶、加工茶的历史,属集体企业。但因为没有响亮的品牌,效益并不理想,如何打造提高知名度,让好茶卖出好价钱,是茶厂面临的难题。

  “但大部分茶叶只能卖半成品,被贴牌成各地“名茶”,成为别人的茶叶。如果能打响自己的品牌,黎平茶有很大的升值空间。”李建龙说。

  年过五旬的欧邦根是当地有名的种茶大户,种茶已有8年,400多亩茶园里,种着龙井、铁、白茶以及少量黄金芽。

  从2006年步入茶业以来,欧邦根从种茶开始,到学加工技术,办起自己“天益茶厂”,开发“天益”茶及在县城开专卖店销售,步步为营。

  他在县城开的茶叶专卖店开了一年多,如今月销售额达4万元左右,茶厂加工的茶叶,6成依靠自己的专卖出售。

  欧邦根认识到,种出好茶固然重要,打造出自己品牌、开拓市场更重要,等资金充裕一些,他还想在贵阳开家专卖店。

  黎平茶可谓荣誉等身,获得过国内外各类项40多个,在去年的第十届“中茶杯”全国名优级茶评比活动上,黎平茶叶又获4个一等。

  为好品质、好名声的黎平茶创个好品牌,早日走出县、省甚至国门,卖个更好的价钱,是黎平茶业界的共同希望。

  业内人士说,黎平茶叶种植面积已超20万亩,靠企业、农户单家独户打品牌不现实,希望管理部门改变,从单一重视种植,转移到宣传、打造品牌、开拓市场并重,组织企业“抱团”闯市场,通过市场促进建设,让黎平茶香越过大山,飘香省内外,提升茶园亩均产值。

  高屯镇小里村欧安烈种植的100余亩油茶,已进入盛果期,去年亩产茶籽200多公斤,可产油50余公斤,产值3000多元,比传统油茶老品种,效益好多了。

  通过示范带动,小里村已种植新油茶上1000亩。经专家对连续5年现场测产,平均亩产油量达45公斤。

  高屯镇党委杨仪华说,茶油产业前景广阔,适合黎平发展,原因有三:县内的3个油茶加工厂原材料严重不足,“等米下锅”,加工能力不用愁;除本地人喜食用外,邻近的两广、两湖是大市场,销售不用愁;油茶后期护理较简单粗放,用工量少,劳动力不用愁。

  但老式低产林面积占12万亩,因林木老化、品种退化、管理粗放、科技含量低等原因,产量低,全县油茶籽年产量在2500吨左右,每亩产油量仅5公斤左右,无法满足油茶加工厂的原料需求。

  每天,作为参展企业的黎平县侗乡米业公司,用电饭锅煮香禾糯米饭,供人免费品尝,香气飘满展厅,吸引着过客闻香驻足。

  双江镇沆洞村是种植香禾糯的“大户”,村里专门成立了“香禾糯协会”,种植香禾糯的340多户农户都是会员。

  沆洞香禾糯协会会长吴光杰介绍,自从与侗乡米业签订订单种植以来,香禾糯的价格逐年提升,从以前的每市斤1.5元,涨到了眼下的3.5元,产量还远远不能满足侗乡米业的需求。

  今年,应公司要求,沆洞村将加大种植面积,协会也会与公司协商,要求公司让利于民,进一步提高收购价。

  吴光杰算了算,种子是公司提供的,不打农药,不施化肥,种香禾糯最大的成本就是工钱,收稻穗要靠手工,一支一支的稻穗集拢成捆,每亩田大概6个工,除了工钱,还有赚头。

  这就是传说中的“有机稻”,侗乡米业公司已进行了有机认证,黎平香禾糯已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标志。

  不适宜种其他农作物的冷水田,是香禾糯的“最爱”,冷水田种植的香禾糯,不仅品质好,还能达到700斤左右的“高产”,真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吴光杰告诉记者,香禾糯因成长在高山的冷水田,生长期长,稻壳厚稻草硬,每100斤稻谷,出米率只有50%左右,扣除碎米、杂质,成米率就更低了,因此,香禾糯的市场价比较高。

  “你不知道,香禾糯是宝”。吴光杰说。糯米好吃,穗草也可以卖钱,每市斤单价1.5元左右,用于织草鞋和扎扫把,稻壳烧成灰过滤后,用于洗发,头发柔顺发亮,以前用不起洗衣粉和肥皂的时候,村民都用草灰水洗衣服。

  成颗的糯米经包装后,如同“灰姑娘”穿上了漂亮的衣服,贴上“有机”身份证,身价倍增成为千家万户的盘中美味,碎米加工成香禾糯“煨酒”、表皮榨出米胚油、谷壳合成木炭

  公司董事长翟洪平说到公司能有今天的业绩,他认为黎平的良好生态,造就了优良米质。“有了好米,认真卖米,成就了侗乡米业”。

  不到10年的时间,黎平侗乡米业公司从一个粮食加工作坊,发展成集优质水稻建设、订单收购、粮油加工、市场营销、副产品综合开发、进出口贸易、稻作文化为一体的省级龙头企业。

  公司注册的“九潮”牌大米商标,已成贵州省著名商标,仅大米就有九潮贡米、香米、苗丝米、农家米、有机米、有机香禾糯米、营养强化米、留胚米、水晶米看得记者眼花缭乱。

  去年,因受进口大米的冲击,国内大米价格下滑。与农户签订的保底收购订单,翟洪平无一例外,全部兑现收购。“诚信第一”。为此,企业亏损上百万元。

  “大米加工利润低,要想赚钱,要靠延长产业链,提高副产品附加值。”翟洪平告诉记者,“用米皮生产米糠油、碎米加工酒、谷壳加工成炭,一粒谷子没有一点儿丢头,样样值钱,哪怕米不赚钱,也亏不到哪儿去。”

  米糠油滤出的渣子,可提取米糠蜡,剩下米糠粕,可做饲料、肥料,一粒谷子的价值、衍生的产品,出乎想象。

  香禾糯是一种宝贵而独特的中国本土农作物品种遗传资源,2009年12月,“黎平香禾糯”获地理标志产品范围为该县岩洞镇、双江乡、孟彦镇等18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文章来源于弘易国际

本文网址:
下一篇:没有资料
共有:条评论信息评论信息
发表评论
姓 名:
验证码: